媒体报道
发布日期: 2021-01-07新闻来源: 新华社客户端 1月7日
一个月前重返债市,马上又要登陆股市。从热衷钢贸、追逐规模、光芒四射的“500强”,到泡沫破裂、债务压身、濒临崩溃的“特困户”,再到回归初心、咬牙还债、重振形象的“励志哥”,在中国铁物集团这家百年老店身上,过去几年的跌宕起伏,既荒诞,又惊险,更有绝处逢生的奇迹和痛定思痛的蜕变。
在“一汽夏利”即将更名为“中国铁物”之际,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进铁物,听那场债务危机的亲历者们,还原那一幕幕“妙手回春”的惊险画面。
风波历历在目
事隔经年,谈及2016年4月那份公告,现任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、时任集团总会计师廖家生仍历历在目。
2016年4月11日,上午8时许,中铁物总控股股份有限公司(物总控股;时名: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)发布公告,主要透露两点:公司正对下一步改革脱困措施及债务偿付安排等重大事项进行论证;按照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有关规定,申请公司相关债务融资工具于当天上午开始暂停交易。
这则简短公告,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让铁物集团的所有当事者们始料不及。仅一级市场,当月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就超千亿元。与四年多后永煤事件相比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说起这份公告,廖家生透露,2016年4月上旬,银监会把19家债权银行召集到一块开沟通会,征求铁物实施债务重组的意见。在参加这次沟通会的银行中,部分也是债券持有人,所以发了停牌公告。“本来那次会上,所有参会银行都表态支持铁物债务重组。”他补充道。
据了解,截至2015年12月31日,中国铁物集团总资产451.38亿元,总负债549.87亿元,净资产为-98.49亿元,已严重资不抵债,启动重组为的正是化解危机。
计划赶不上变化。“本来想解危机,结果危机了;本来想重组,结果要保命了。”时至今日,从现任中国铁物集团总会计师、时任集团财务部部长赵保辉的话中,仍能感受到那份公告以及那场风波带来的震动。
首要是保命
“债券持有人天天来堵门,要说法,门快被挤爆了。”廖家生回想起债务危机爆发后的场景说,大家压力非常大。“老领导马正武愁快到期的68亿元债券怎么办,愁得满嘴长泡。”中国铁物股份总经理、时任集团总裁助理杜波回忆。
2016年4月29日, 决定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中国诚通”)对中国铁物集团实施托管,并成立中国铁物管委会。
中国诚通介入后,公募债保兑付工作紧急启动。中国诚通董事长朱碧新称,在当时,中国诚通在央企里是一个比较弱的企业,在铁物危机刚发生的时候,第一笔6个亿的资金就是中国诚通出的,可以说是拿出了“压箱底的钱”。
廖家生说,中国诚通不是简单地给予资金支持,还给策略、给思路。
中国证券报记者拿到的一份资料显示,2016年5月11日,中国铁物管委会在这天开了一次会,审议通过关于北京丽泽项目、成都二仙桥项目等重要项目盘活计划的议案。连同当天 召开的“中国铁物债务清理会议”,对后来68亿元债券兑付起到关键性作用。
5月10日,物总控股公告,“15铁物资SCP004”将于5月17日如期兑付。
“后来,物总控股68亿元公开债券都按期兑付了。”廖家生强调,“本金和利息,一分钱没少。”
步步惊心
“公司紧急抽调营运资金4个亿,加上中国诚通给的6个亿委贷资金,凑齐10个亿,把5月17日到期的第一笔超短融兑上了。”赵保辉回忆当时偿债细节时说,第二笔债券是在6月到期,也是10个亿,主要靠清欠清收。
“在 出面协调下,我们收回近11亿元应收款。”赵保辉透露,2016年5月11日召开的那次 会议,要求参会央企尽快偿还对铁物的有关欠款。
更大麻烦在后头。“5月、6月、7月、8月,每个月都有债券到期,7月最集中,共3笔。偿债的大头来自盘活土地资产。”他说,当时谈了两宗地解决了68亿元,其中一个是丽泽项目,盘活40亿元。“一家上市房企‘接了盘’,赶在6月30日把钱给了”。
2016年8月13日,物总控股如期兑付到期20亿元“13铁物资MTN002”。至此,68亿元公募债全部到期并兑付。
“步步惊心。”廖家生提及两段未曾披露的插曲。“就在转让丽泽项目签约的前几天,一家债权银行把我们起诉了,丽泽项目资产被冻结,交易横生变数。更让人上火的是,同样的情况在盘活成都泰博项目时又一次发生。”
关键时刻,中国诚通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。“当时中国铁物资产被冻结,资产卖不了,中国诚通大胆给予兜底,为铁物‘解开了手脚’,保证铁物资产实现了比较高的市场价值。”朱碧新说。
土地资产成功盘活并顺利处置,解决了铁物“保命”这道大难题。赵保辉说,这68亿元公募债券集中兑付一环扣一环,是危机化解过程中最难啃的“骨头”。
打通“堵点”
化解68亿元公募债兑付危机,也仅仅是中国铁物改革脱困长征路的第一步。在廖家生看来,前面公募债兑付是用刚兑换时间,接下来推进的债务重组则是用时间换空间。
“用了4个月,谈成了。”廖家生回忆,2016年9月,重组谈判正式开始,到2017年1月就与全部债权人达成“本金安全+部分还债+留债展期+利率优惠+债转股选择权”,外加第三方战略合作的一揽子债务重组协议。
等部门有关领导曾评价,中国铁物债务重组按照“市场化、法治化”的原则,实现了企业、银行、债券持有人等利益相关方合作共赢,对市场化债务重组具有积极示范作用。
提及100亿元私募债重组,中国铁物集团副总经理徐增堂说,这是国内首例。
这个“首例”来得不易。对于后面的债务重组,铁物坚持“同债同权”。但要想让债务重组协议达成,必须所有债权人同意。赵保辉介绍,当初3笔私募债共100亿元,涉及22家持有人,有部分是非银机构持有人,“卡在这里了”。
看到这个“堵点”,经验丰富的长城资产支了一招,出面收了10余家机构持有的17.6亿元私募债。“这样降低了债务重组沟通成本,在确保债务重组方案通过的同时,取得债权转股权的优先权,也为长城资产未来参与中国铁物的债转股做了铺垫。”长城资产总裁周礼耀说。为提振债权人信心,中国长城资产还作出分阶段为铁物提供100亿元偿债资金支持的承诺。
记者了解到,2016年12月20日,中国长城资产完成对17.6亿元私募债收购。当月22日,私募债持有人基本就重组方案取得一致,为全面达成协议扫清了障碍。
创新债转股
2018年,实施债转股成为下一个关键节点。廖家生介绍,2018年12月,铁物以中铁物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平台,与长城资产、国有结构调整基金、工银投资和农银投资等7家投资机构签订债转股协议,转股金额70.5亿元。
2018年底至2019年初,三笔私募债相继到期,是2016年后铁物的又一个偿债高峰期。通过实施债转股,既解决了偿债资金来源,又增加了权益,降低了负债率。
“别的企业做债转股,多数是直接转股还债。”廖家生介绍,铁物选择的方式则是组平台卖股还债。具体说,铁物归集优质资产成立上市平台公司中铁物晟,中国铁物集团再向7家投资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转让持有的中铁物晟66%股权,债转股金额共计70.5亿元,专项用于偿还重组债务。
“债转股投资者也并非都是铁物债权人,70.5亿里面有不少是‘新钱’。”他补充说。
2019年1月,物总控股提前偿还最后一笔私募债,至此168亿元债券全部偿付完成,标志着公司债务问题基本化解。
2021年1月8日,重组后的一汽夏利将以中国铁物的全新形象在深交所亮相。在这之前不久,中国铁物集团顺利重返债市,完成信用修复。
从2012年钢贸事件爆发,到2016年面临生死存亡,再到2020年重返债市,2021年拥抱股市,实现浴火重生。周礼耀认为,铁物能起死回生,重组方案很关键,更关键的是,主业稳固,团队积极自救,愿意断臂求生。
“化解债务危机、盘活资产清欠清收、深化内部改革、回归主责主业、夯实管理基础、强化党的建设。”徐增堂总结,是这六根绳扭成一股绳,把铁物从悬崖边拉了回来。
廖家生告诉记者,面对极端困难,中国铁物没有“等靠要”,走了一条自我革命、自力更生的脱困改革路。
关闭